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茅医要闻

普爱含灵 大医精诚

2010-02-24  作者:admin

普爱含灵 大医精诚

—— 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——

 

一、暴风雨前的出诊

         19489月,美国的《生活》周刊以整整11页的篇幅,28张照片发表了题为《乡村医生》(尤金·史密斯)的专题报道。讲得是在美国洛基山的克丽姆林小镇上有一位叫西端尼的乡村医生,他是这个小镇上唯一的一个医生,在他之前也曾经来过好几位医生,但都因环境不适、偏僻荒凉而离去,只有这位身材矮小、貌不惊人的西端尼留了下来,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医治小镇上的病人东奔西跑、废寝忘食,表现出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。

    《暴风雨前的出诊》是这组专题的第一幅点题照片,描写一个暴风雨降至的场面,为了救治病人,西端尼医生不顾气候环境的恶劣,依然手提医药箱,出门应诊。这种利用环境烘托的手法突出表达医生职业特征和不畏艰苦的精神。

    《精疲力尽》是这组专题的压轴之作,在西端尼医生的一次急诊中,史密斯跟随他从傍晚走进农家,深夜动手术,然后守护病童,一直到黎明前,精疲力尽地用一杯咖啡和一支香烟来解除疲劳的过程。当西端尼全身心的处于那种忘我的情景中时,史密斯不失时机地拍摄下了这张可贵的镜头。

38年后的1986年,《生活》画报为纪念其创刊50周年,再次派记者去采访这位医生时,发现他已成为该镇英雄式的人物。

从以上的图片可以看出医生职业的特殊性,这也是人的基本人权所决定的,人的三大基本人权中,生存权(生命权)是排在第一位的,而自由权、财产权则排在其后。救死扶伤职业的特殊性,对该职业的道德有着最高的要求。任何职业都有一个职业道德问题,只是医学职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高,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人。

《左传》中有“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再次立言”之说。立德,指做人;立功,指做事;立言,指做学问。立德是非常重要的,古今中外人们在这方面有许多论述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身为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:作为一名飞行员,没有过硬的技术,开不好飞机恐怕不好吧!但是技术再好,如果驾驶飞机,跑到敌方去了,结果更坏!

同样的道理,用在医护人员身上:没有过硬的技术不行,但仅有过硬的技术也不行。还必须具有高深的医德。谁也想象不出一个医德败坏的医护人员会干出什么事情,比如:为了满足自己的色欲,会做出调戏病人的言行;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,会做出伤害,甚至杀害病人的事情。象这样极端的案例,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凭空想象。无论从理论上怎么论证医患关系是平等的,但实际上医患关系是难以做到平等的。正是因为这种不平等性,决定了从事这项职业,必须具备高度的自觉和高尚的道德。

不管怎么说,既然选择和从事了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,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。再聪明的人,如果没有平民意识,没有对生命和人性的尊重,都不可能成为好医生。

裘法祖生前曾说过:“做一个医生并不难,做一个好医生很难,永远做一个好医生更难。”

二、病人是由“病”和“人”组成的

人作为一种哺乳动物,他和其他哺乳动力的区别在哪里呢?从解剖学来看,其系统和器官的分类并不大,如: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。也就说,从生理上看基本相同。

一位国际象棋大师曾与计算机对弈,结果是电脑胜了人脑,当时引起媒体一片哗然,似乎今后机器人会战胜有血有肉的人类。今后能造出跟人一样的机器人吗?日前造不出来,我看今后也造不出来。这涉及到机器人与人的最大区别。形象地说:“机器人不会说笑话,也听不懂笑话。” 因为笑话是一种情感表达,也就是说,人是有情感的。

就动物界而言,哺乳动物的感情比其他动物丰富,而人在哺乳动物中,感情又是最丰富的。要不然,言情剧怎么那么吸引人。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价值并不杜撰出的爱情故事,而是闪烁着人性光芒的“将生的希望让给妇女和孩子”。

人除了感情之外,还有理性,这就是人的思维,这也是人自所以为万物之灵的根本所在。人类在进化过程中,创造了地球上最为发达的大脑(大脑与体重之比人是最高的)。我们用很多的词汇来说明人的思维,如:形象思维、逻辑思维、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等。

去年,我在作医德医风教育时曾说过一个谜语,即“斯芬克思”之谜。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位老兄——狮身人面像,你没发现这个谜底(什么是人?)的答案吗? 

“狮身”代表着人兽性,即生理性;“人面”代表着人的理性,即心理性和社会性。什么时候,我们都要高昂起理性的头颅,才不愧为万物之灵的称号。

由于医务人员的工作对象是人,所以必须对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。尽管大家学的医学,但在医学院基本上是从生理、病理层来研究人,这是远远不够的。“病人”通俗地讲,就是有病的人。这个称呼要求医务人员,既要看到“病”,又要看到“人”。否则的话,同样的药物治疗同一种疾病的患者,疗效是不一样的。

韩剧《大长今》中,长今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药方只是药方,而不是药。开方者的真诚、煎药者的真诚、病人坚信服完药病情就会好的真诚,当以上三种真诚融合起来的时候,药方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药。”所以面对病人,我们不仅要看到血管、神经和肌肉,而且还要看到思维、情感和尊严。医生给病人的,首先是心,然后才是药。

面对疾病,医生和病人的感受是大不一样的。医护人员只是在观察病情,而病人却是在感受病痛。美国著名医学家刘易斯·托马斯曾坦言:他对医生本人不患重症感到“愦憾”。因为如果那样,他就始终无法体验患者的恶劣处境,始终无法真切地感受一个人面临生命危难时的悲伤和恐惧,自然也就无法亲同身出、感同身受地去呵护体恤对方。

一位优秀的医护人员永远不能绕过病人的痛苦而直接楔入其身体,他必须在对方的感觉里找到自己的感觉,在对方的生命里照见自己的生命,在对方的痛苦中认出自己的确良那份痛苦。然后才能以最决绝、最彻底、最刻不容缓的方式去祛除这份痛苦。

医学是“人”学,必须把病人作为整体来治疗。医学结构内也有一个“人”字,一撇是技术的医学,一捺是人文的医学。由于科技的发展,人文医学的这条腿逐渐短缩,这可以从患者投诉比率中看出:80%的医患纠纷并不是由技术问题引发。

有哲人戏说:19世纪,上帝死了(指科学战胜了宗教),20世纪,人死了(指人被剥夺了精神、情感,只剩下了躯壳)。

1、不能忽略病人的生物属性

著名作家欧·亨利在他短扁小说《最后一片藤树叶》里描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:一个生命垂危的小女孩,看着窗外被秋风吹落的片片藤树叶,联想到自己的生命。她开始相信这样的宿命:如果树上的叶子落尽,自己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。她的楼下住着一位老画家贝尔曼,为了唤醒小女孩对生活的希望,他在深夜冒着大雨在小女孩窗外画了一片树叶。

藤树叶在风雨中一片片地凋谢,只除下这片树叶顽强地“长”在那里。凭着这份希望,小女孩重新绽放了生命的光芒。

求生是人的本能,对于那些有难治之症的患者,是默认事实,消极应对,还是有所作为,至少有所安慰,这正是折射出医务人员对人的态度。医师不是工程师,工程师可以说:“这台设备老化,可以报废了” ,医师不可以说:“我这病没救了,可以回家等死了”。

2、不能忽视病人的心理属性

一对中年夫妻前来求医,丈夫是个晚期肝癌患者。他们来到一家大医院挂了专家号看病,专家看了看他们带去的片子,说最多活两个月时间,任何治疗都没有意义了,想吃点啥吃点啥吧。夫妻俩听后相拥恸哭。

其实这位专家说的并没有错,从统计概率来说,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90%是在三个月以内,但在这种重视概率的科学性的同时,似乎又掩盖了什么。如果换一种说法:“你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,是晚期癌症,不过在我以往接触的病人中,起码有10%能战胜病魔,希望你不放弃。” 而这位病人确实在病友的推荐下找到另外一个医生,通过中医药的零毒调治,在家人的关爱和鼓励下,竟然整整生活了两年。

医生的话是把双刃剑,既能给病人以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,又能让病人精神崩溃。有道是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”。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个性,有自己的思维和情感,面对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各不相同,医护人员与病人沟通和交流时,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。

3、不能忽略病人的社会属性

每个人的教育程度、经济收入、生活方式、审美偏好、道德传统、宗教信仰、心理特点各不相同,所以不能忽略病人的社会属性。

任何人到一个新环境,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,这位患者的表现就是如此。作为医护人员对此应该表示“了解和理解”,作出尊重的举动,切不可冷嘲热讽。

三、倾听病人心底的声音

把病人利益置于首位、尊重病人的自主性和社会公正,是国际医学界普遍认可的医师职业精神的三个核心原则。而对医生的职业精神评价,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病人。以下是医学人文学者杜治政教授对4所医院16位病人进行的深入访谈后,所做得归纳整理。尽管这16位病人的看法难以代表所有病人对医生群休的总体评价,但其中透露的一些理性声音,仍值得广大医务人员深思。

1、医生的责任心在下降

访谈对象普遍认为,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医生对病人的责任心在下降,其具体表现为“五多五少”:检查化验多,与病人交流少;开药手术多,解释说明少;收费项目多,无偿服务少;表情严肃多,笑脸相迎少;管卡病人多,约束医生少。

病人也认为,这种情况主要责任不在医生个人,这主要是现存卫生政策造成的,也就是医疗服务市场化所导致的。但有些服务问题,如与病人交流少、笑脸相迎少,是医护人员所应该反思的。

在访谈中,也有病人主伙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,医生中也有好的典型。有一位病人对自己所住的病房的服务就感到很满意。满意的原因有4点:一是医生经常与病人交谈,微笑面对病人;二是医生、护士每天来病房10多次,时刻挂念病人;三是护士常为病人敲背,扶病人上厕所;四是医生随叫随到,不能立即来时先告知。

2、金钱与病人健康,孰重孰轻

接受访谈的病人表示,当前中国医生职业精神方面最突出的问题,就是过于看重金钱,而这与医疗服务市场化有直接关系。

多数病人认为医生在力求做到金钱与服务并重,即在认真看好病的同时,尽可能地多赚钱。看病时不负责,只想多收钱的医生有,但并非多数。此外,病人深有体会的一点是:不同年龄层的医生对病人的态度略有不同,比起30岁左右的医生,5060岁的医生在创收方面就收敛了许多。

医生应该坚持“病人利益第一”的原则,这是所有访谈对象的一致看法。就算医生难以做到“病人利益第一”,至少要做到“金钱与病人并重”,即便多花了钱,但只要把病治好了,也还是可以接受的。多数病人主认为医生绝对不能只顾金钱而对病人应付了事,病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这类医生。

3、希望医生都品学兼优

在业务素质与个人品德两者比较中,11人认为医生品德更为重要,另外5人认为两者同等重要,没有一个人持“业务素质更重要”的观点。

病人认为,对病人负责的医生在遇到自己不擅长的问题时,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生的帮助,或者将病人转给其他医生诊治。而品德不高的医生往往自以为是,造成了差错还不承认,反而设法掩盖,推卸责任。

4、最担心医生什么也不说

一位访谈病对说:“病人渴望医生向他们介绍本人病情、治疗方案、预后等,病人最担心医生冷漠、什么也不说。”

他还一一列举了医生与病人沟通的好处:有利于了解病情,诱导病人配合治疗,消除他们的焦虑和猜疑,增强抗病意志和信心,巩固医患之间的信任,减少和纠正医疗差错。

5、选择与知情同意一样重要

医生应当尊重病人的选择。尽管医生认为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案,也应当首先征求病人的同意。病人都希望,如果病情允许,医生要给自已充分的思考时间,不应要求当场签字。

知情同意既是一件双有利的事情(保护医生,又保护病人),又是一件双认真的事情(医生和病人都认真对待)。

选择与同意一样重要,在病人看来,目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受到重视,但选择权还远未实现。当病人不满意主治医生时,可否允许选择另外的医生?当病人对经治医生的诊治有怀疑时,可否允许病人求证于其他医生?经治病人对此应持何种态度?这些问题如何作答,也能反映医生的职业素养。

6、送“红包”是不信任的表现

访谈对象中有2人曾经送过“红包”,大家在一起讨论“红包”问题的结果是:送“红包”并不是病人对医生的感谢,而是病人对医生不信任的表现,他们企图通过金钱来“购买”医生的责任心。

尽管我国医生的待遇不高,但还是不要收“红包”为好,病人向医生送“红包”,反映出病人面对当今医生执业状态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态,其后果必然进一步恶化医患关系。

7、掩盖的风险远高于坦诚

既然完全杜绝医疗差错是不可能的,那么向病人坦诚地承认医疗差错就应该是医生的最佳选择。绝大多数病人表示,这种情况下,他们能够理解医生,甚至原谅医生。两位病人用自己的经历来说明这一点:

案例一:病人张某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部切除,但由于医生技术不过关,两次手术均告失败。这位医生坦诚地向病人说明自己的过失,在病人接受第三次手术时,特地请来院外专家,最终手术成功。康复后的张某并没有追究医院或医生的责任。

案例二:病人邱某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,因吻合不好造成胃瘘。而手术医生一口咬定没有发生胃瘘而拒绝处理,直到10个月后才在病人一再要求下行造影检查,结果发现了瘘口。此时,病人腹腔内已存留大量食物,极为痛苦。

现在,医院和医生在对待医疗差错方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。差错发生了,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不让病人知道,如何设法掩盖。这是医生职业精神缺失的表现。走出这种误区,首先要求医生坦诚对待医疗差错,而病人也应该充分了解医疗的不确定性。

8、医生之间的尊重不够

病人希望医生之间在业务上形成相互帮助、相互批评、相互监督的风尚,不能将同道之间的矛盾转嫁给病人。

案例一:病人吴某因突发性耳聋住院,却久治不愈。某日,病人向主治医生建议,请该院三病房的一位医生前来会诊,但主治医生大为不满地说:“你不想信我,可以出院,他有什么了不起的……” 现人因此受了刺激,精神恍惚。

案例二:病人吴某(女)因为晕厥待查住院21天,在各种检查完毕时仍没有得到诊断结果。她建议该院神经科专家会诊,却遭到主治医生一再推辞。后来,在病人执意要求下,主治医生才说:“你自己去请吧。” 神经科专家认为符合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,并给出了治疗意见。最终,主治医生仍没有采纳会诊专家的意见。

访谈对象提出了相应建议:医院应该做出适当规定,规范医生在业务方面的相互关系,形成监督医疗质量的机制,约束医生互不理睬、独断专行的不良行为。这也是避免医疗差错、提高医疗质量、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。

9、医生远未做到一视同仁

接受访谈的病人都认为,现在的医生远未做到对病人一视同仁。对于认识和不认识的、有钱的和没钱的、有权的和没权的、对科研有用的和没用的病人,多数医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。这正是病人看病为何要送“红包”,找熟人的原因。

病人张某出院后来医院取药,按规定一次只能给病人120元的药,对此张某并无怨言。但他第二次来取药时,却发现和他病情一样的病友却取了600多元的药。张某问医生这是何故,医生的回答是:“我愿意这样,你去告吧!”

医疗公正不只是国家政策问题,也是医生职业精神问题。在医疗资源有限、社会风气不正的情况下,实现医疗公司很难。但病人明确表示,他们只是要求不公正的情况能够收敛一点、隐蔽一些,给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留一点面子。

四、做一个有智慧的医护人员

医患关系紧张,医疗纠份增加,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,北京市有个调查,发现医疗纠纷中80%不是因为纯技术问题,有时就是因为一句话,一个动作,一种态度就导致了医患纠纷。医学不是纯自然科学,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,但目前还是以单纯发展技术为主。

1、病人为何不转院

一位家境很好的病人,他们的子女都在北京工作,想将患有心脏病的父亲接到北京大医院治疗。当他们见到了父亲的主治医生后,改变了主意。他们说,让他们改变主意的,除了医院成熟的技术外,还有主管医生查房时那善良、专注的眼神,以及能和病人交流,医生离病人很近的面容。

对医生而言,一旦选择了从医,也就选择了慈悲的胸怀、关爱的眼神、亲切的语气、随和的表情。而现实中,很多医生查房时威严的面孔、挺直的身躯,让病人敬而远之。病人希望他们的主管医生集善良、温和、谦逊、细致于一身。只有亲近病人的医生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,才能让病人放心地将自己的健康托付给医生。

2、他们是这样告知的

患有结肠癌的先生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得了结肠息肉,当医生提出术后化疗时,先生嘀咕开了:“听说癌症才需要化疗,莫非……” 护理他的护士对他说:“您得了肠息肉,但有一部分病变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不太好,为了防止这种病变进一步向恶性发展,大夫要求您化疗”

我国每年有152万个新发癌症病人,如何向他们告知病情,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。面对癌症患者,有时医生需要和患者家属一起通过隐瞒病情来宽慰病人,但病人真得一无所知吗?

一位医生曾这样对一位胃癌患者说:“病情并不像您想得那么简单,可也不是我们预料的那么糟。您需要手术探查,手术可以明确诊断,也可以切除有病变的脏器。您是有知识的人,我相信这个道理您肯定知道。”这位病人爽快地同意了手术。事后这位病人对医生说:“从我们第一次谈话开始,我就知道自己的病情了,当我能勇敢面对肿瘤时,我和女儿反倒轻松了许多。”

如何向癌症患者告知病情,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。作为医生和家属,我们更应着眼于如何策略地、艺术地引导病人了解并正视病情,从而唤起他内在的主动战胜癌症的决心和力量。

3、细节体现关怀

有一位医生在患者全身麻醉前,一定要让患者看到自己的笑容,以便患者放心,而有的医生却把患者当成随便拆卸的“机器”,举止放肆轻慢,毫无尊重之意。有的医生把每一次小手术都当成大手术,对患者的耐心配合充满感激;而有的医生却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,边做手术边开玩笑,让病人怎么放心。

在门诊,我们常常见到这种情景:病人坐下后,一般都会下意识地把凳子向医生方向移动一下。这个动作传递的信息很明显:渴望得到帮助和抚慰。这时,医生如果把身体稍稍前倾,医患之间就会少一层隔膜。

有位医生总是受到病人好评,在院方调查时,病人都表示“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”。但是,这些患者都提到一个细节:这位医生与卧床病人说话时,“总是弯下腰,前倾着身子”。可见,医患沟通是多方面的,随时随处都在发生,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的可能就是某个细节。

传播学研究发现,中国人沟通使用的媒介中,约有7%为语言,38%的声音、动作、恣态和行为方式,55%为表情。要不怎么说“眼睛会说话”呢。

4、尊重同行一种责任

尊重同行,尊重同事,不仅仅是一种品行,更是一种责任。现代临床医学离不开团体的密切配合,不像传统中医的郎中,一个人就可以坐堂行医了。在当今社会,再说同行是冤家是不明智的。如果同行之间有意或无意地相互拆台和抵毁,对人对已都是非常有害的。

在病人面前,什么话该说,什么话不该说;什么场合说什么,什么场合不说什么,是医护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。医护人员的一句话可以点火,一句话也可以消灾。所以,在患者面前涉及到同行同事时,说话一定要慎重。

1)一句话可以“点火”

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,常常听到医生对患者说:“怎么现在才来,为什么不早来?” 这句看似不经意的口头禅却暗藏杀机,不知会引出多大麻烦。

类似的情况在我们日常工作并不少见,例如,有的医生或护士认为氧气开小或开大了,不是设法解决而是大呼小叫:“是谁开得氧气?” 一旦患者死亡,家属就会把死亡原因归于氧气引起的。或大吵大闹,不付医疗费,或停尸医院,追究责任。又如,“吸痰器怎么不灵了?”“化验单怎么还没来?”也是引发医患纠纷的“导火线”。

如果发现同行有不足之处,应该尽快设法补救,当着病人或病人家属的面大喊大叫并不能证明自己高明,恰恰是打击别人,抬高自己的恶习作怪,也为医患纠纷埋下了“定时炸弹”。

2)一句话可以“消灾”

某县医院的B超大夫把一个晚期胃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灶诊断为纤维瘤,还告诉病人什么时候手术都行。三个月后,被另外一家医院的一位老医生确诊为胃癌,后不治身死亡。家属吵着要告B超医生,老大夫劝道:“我看你们不应该告,他得的是晚期胃癌,预后肯定不好。B超诊断的对错,与他的死亡无太大关系。” 就是这位老大夫的一席话,平息了家属的一腔怨气,原本就要出现的医患纠纷就被压了下来。

孙思邈在《大医精诚论》说:“夫为医之法,不得多语调笑,谈谑喧哗,道说是非,议论人物。炫耀声名,訾(zi)毁诸医,自矜已德;偶然治瘥(chai)一病,则昂头戴面,而有自许之貌,谓天下无双。”

五、医护人员的三种服务境界

医护人员服务,存在不同的境界,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为“用手治病”、“用脑治病”和“用心治病”这三种境界。

1、初级境界:“用手治病”

就是用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治疗。这是从医的初级阶段,由于医术不够精湛,因此必须遵从现有的治疗方案,以完成任务,不出差错为原则。一切以操作规程为准,按部就班,循规蹈矩,但缺乏深入分析和因人而异。

2、中级境界:“用脑治病”

就是既动手又动脑,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具体分析,抓住主要矛盾,选择最佳治疗方案,即个体化的治疗;还能用最新技术,改进治疗方法,争取最佳疗效。但不足之处是,仍然将本职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,把病人当作病案,虽有一定创新,但难以达到更高水平。

3、高级境界:“用心服务”

就是在以上两种境界的基础上,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,对患者不再是看作病案,而是自己的服务对象,当作与自己完全平等的人,从而给予更多的关心、爱护、体贴和照顾。

无大爱者,难以成大医。著名医学家裘法祖早年从医,曾在老师带领下,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。术后没几天,那位妇女就去世了。经解剖发现,患者的死因是感染所致,与手术并无关系。当时裘法祖的老师轻轻地说了句:“她是四个孩子的妈妈。” 就是这句简单的话,让裘法祖终身难忘,他知道那句话里包含着多少情感,懂得了医生的责任有多重大。

医学是有局限性的,医生也不是万能的。尽管现代医学飞速发展,但人类能够治愈的疾病还是很少数,多数疾病是无法根治的,医生能够给予病人的第一“处方”是——关爱。

六、普爱含灵,大医精诚

科学家求“真”,艺术家求“美”,医学家不仅求“真”,而且求“美”,更重要重要的是还要求“善”。医护人员的人文修养,必须集“真、善、美”为一身。加强医护人员的人文修养,就是要让集“真、善、美”于一身。

那么,如何加强人文修养,体现人性关怀呢?

1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仁爱慈悲之心

医护人员的服务对象,决定了从事这项职业的人,首先必须具有仁爱慈悲之心。很难想象没有仁爱慈悲心的医护人员,能够干好“治病救人”的神圣职业。孙思邈的《大医精度诚》中说:“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。”

我国现代外科创始人和器官移植学科奠基人裘法祖曾说过——“心不如佛者,不可以为医!”

2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普救含灵之德

从事任何职业都有一个做人的问题,人们常说“先做人,后做事”。所谓做人就是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。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是这样,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,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。

裘法祖院士曾告诫医务工作者:——“要做一个好医生,先要做一个好人。”

3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精益求精之术

病人来医院的目的是希望尽快看好病,如果在医疗技术、服务态度和医药费用做出选择的话,病人肯定首先选择医疗技术。你的服务态度再好,笑得再甜,但却治不好病,病人肯定是要流失的。因此,医护人员一定要刻苦钻研业务,拥有过硬的本领。

所以,裘法祖前辈还说过——“技不如仙者,不可以为医!”

4、格物致知之学

“格物”就是通晓事物的原理,“致知”就是不断学习。“格物致知”就是要通过刻苦的学习,来通晓事物的原理,掌握掌握各种技能。说白了,就是要不断学习:从书本上学,从实践中学;活到老,学到老。当今社会,科学技术飞速发展,医护人员,必须紧跟医学科技的发展,学习,学习,再学习。

我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曾说过——“事理看破胆气壮。”

 

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湖畔,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座右铭:

“有时,去治愈;常常,去帮助;总是,去安慰。”

对于这句铭言,有人说它总括了医学之功,说明了医学做过什么,能做什么和该做什么;也有人说,它告诉人们,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治疗和治愈,更多是帮助和安慰。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。

 

康德曾说:“我敬仰的对象有两种: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。”

 

希波克拉底曾说:“医者,医人病,医已德。”

 

对医生来说,有德有才是合格品,有德无才是次品,无德无才是废品,无德有才是毒品。